时间 :2022-03-10
读懂上市公司报告 :解读审计报告(上)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的规定,审计报告应包括若干要素。除了最重要的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里还有许多不太为人熟悉的细节 。细节往往对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审计报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让我们先从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开始向各位投资者介绍一些不太为人注意的细节 。
一、审计报告的各方主体
翻开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报告的致送人——上市公司全体股东 。那么 ,为什么审计师要向股东而不是公司管理层(总经理、董秘、首席财务官等)提交审计报告呢?股东 、治理层(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层以及外部审计师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
让我们先介绍一下各方的职责 。
1 、上市公司公众股东
上市公司公众股东通常并不会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为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所了解 ,公众股东一般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季报 、中报和年报来获取相关财务和业务信息。
2、上市公司治理层
董事会作为股东会的直属权利机构,通过其下设的一些执行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 ,来实施相关的监督与治理活动 ,确保上市公司管理层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展必要和合理的经济业务活动 ,并定期按照相关法规及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供股东使用 。因此 ,这一层级的机构也被称作“治理层”。
3、上市公司管理层
上市公司管理层作为执行机构 ,需要开展 、监督并定期汇报上市公司的经营表现,而季报、中报和年报无疑是其向股东及董事会所递交的“答题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4 、外部审计机构
外部审计机构一般具备专业知识,作为独立的外部机构受聘于上市公司,对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将结果呈现于审计报告中 ,供股东会及治理层决策使用。
如果用中考来做类比,那么上述各方主体中 ,公司管理层就好比是考生 ;公司治理层代表的是“考生的老师或家长” ,给予考生指导和监督 ,以期其考出好成绩 ;审计单位就像是独立的“外部阅卷老师” ;而投资者就像是“高中招生办”,在众多考生(上市公司)中择优录取(投资) 。
要想招到好的“学生”,投资者要从各方面来考察考生,并最终做出决定。阅卷老师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言自明,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就是给招生办的阅卷结果 。
二 、管理层、治理层和审计师对审计报告的责任
根据审计准则要求 ,审计报告需要用独立的段落分别界定管理层、治理层及审计师各自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 ,并最终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提交年度考卷 。当然 ,由于考生情况各不相同,除了以标准格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等)呈现各自表现外 ,管理层也可以通过财务报表附注的方式将更为个性化的情况展现给投资者 ,并力争脱颖而出 。
治理层负责对管理层执行的财务报告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公司遵守与财务报告有关的法律要求 ,并为股东和财务报表的其他使用者提供有用且有意义的信息 。为了帮助治理层更好地监督财务报告过程,上市公司董事会一般常设审计委员会 ,协助承担与财务报告有关的更具体的责任 ,例如 ,监督公司会计政策 、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程序,选聘合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协调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与审计质量等等。
审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 ,就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执行相关的审计工作 ,并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最终在审计报告中发表独立意见。
一般来说 ,一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从编制到最终的呈现,一般将经历这几个阶段 :(1)管理层根据本期的经营状况编制财务报表及其附注 ;(2)股东或治理层聘请审计师对其进行独立审计 ;(3)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由治理层审批后最终汇报给全体股东 。这些主体扮演不同的角色 ,承担不同的职能 ,并实现制约和平衡。
审计报告就像是上市公司年报的“结语”,当投资者翻开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时 ,不妨先查阅一下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站在审计师的“肩膀”上 ,带着问题去阅读 ,从而更好地解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各项指标。
在下篇中我们将从审计师视角解读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意见 ,分析可能导致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常见原因 ,敬请关注 。
来源/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深圳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 、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 ,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